“说起来,我倒是听说一个消息。”林修端起茶杯,“御膳房的王伯最近在城南开了个小面摊。”

“王伯?”沈清欢放下茶杯,“就是那个在宫里做了三十年御厨的王伯?”

“正是。”林修点头,“听说他去年告老还乡,在城南租了个小院子,每天只做几碗面。”

沈清欢站起身,走到窗边:“王伯的手艺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

当年他做的一道'龙凤呈祥',连太后都赞不绝口。”

“你想请他?”林修问道。

“陈世安不是要跟我比厨艺吗?”沈清欢转过身,“那我就请个真正的高手来。”

“可是王伯这人脾气古怪,这些年不知多少人想请他,都被他拒绝了。”

“那是因为他们不懂他。”沈清欢笑道,“王伯这人最重面子,你越是捧着他,他反而不愿意。”

第二天一早,沈清欢就让人打听到了王伯的住处。

那是城南一条偏僻的小巷,巷子尽头有个小院子,院门上挂着块木牌,写着“面摊”两个字。

沈清欢走进院子,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案板前和面。

老人穿着一件灰布短褂,腰间系着条白布围裙,手上的动作又快又稳。

“老人家。”沈清欢走到案板前,“来碗面。”

老人头也不抬:“卖完了。”

“可是我看您这面团还没和完。”

“这是留给自己吃的。”老人继续和面,“你要吃面,明天早上来。”

“那我明天再来。”沈清欢转身要走,突然又停下脚步,“老人家,您这面里是不是放了碱面?”

老人的手顿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您和面的时候,我闻到一股淡淡的碱味。”沈清欢说道,“碱面能让面条更有韧性,但是用多了会影响口感。

您这面团里的碱面用得刚刚好,不多不少。”

老人这才抬起头,打量着沈清欢:“你懂厨艺?”

“略懂一二。”沈清欢笑道,“不过比起王伯您的手艺,我这点本事不值一提。”

“你认识我?”

“谁不知道御膳房的王伯呢?”沈清欢说道,“您那道'龙凤呈祥',可是让多少人羡慕。”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王伯摆摆手,“现在我就是个卖面的。”

“王伯,我想请您去我的酒楼。”

“不去。”王伯直接拒绝,“我现在只想安安静静地卖我的面。”

“您不想再做一次'龙凤呈祥'吗?”沈清欢问道。

王伯的手又顿了一下:“那道菜太难了,现在的厨子做不出来。”

“我知道难。”沈清欢说道,“光是那个凤尾就要用十几种食材,每种食材的火候都要掌握得刚刚好。”

“你连这个都知道?”王伯有些意外。

“我还知道,您当年做这道菜的时候,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刀。”

沈清欢继续说道,“那把刀是用上等钢材打造的,刀刃薄如蝉翼,却又坚韧无比。”

“你...”王伯放下擀面杖,“你到底是谁?”

“我叫沈清欢,是醉仙楼的东家。”

“原来是你。”王伯点点头,“我听说过你,城里现在最红的酒楼就是你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