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供应链管理

紧接着,房门缓缓被推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只见来人正是李阳,他身形清瘦如竹,身上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由于经过多次洗涤,颜色已经略微泛白;下身则搭配着一条深色的牛仔裤,裤脚处还沾染上了一些尘土,仿佛在诉说着他这些日子以来的奔波劳碌。再看他脚上那双运动鞋,同样也未能幸免,沾上了星星点点的灰尘。然而,尽管如此,李阳那头干净利落的短发依然显得格外精神,只是额头上渗出的汗水微微浸湿了发梢。他的眼神清澈明亮,其中透露出一种只有年轻人才拥有的蓬勃朝气和十足干劲儿,使得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质朴而又充满活力的独特气息。

此刻,李阳的双手正紧紧抱着一叠厚厚的资料,那些纸张似乎有着不小的重量,以至于他的手臂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可以想见,为了收集整理这些资料,他必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阳迈着大步迅速朝办公桌走去,呼吸也因为急促而变得有些沉重。待走到桌前时,他先是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将怀中那叠珍贵的资料轻轻地放置在桌面上。随着资料与桌面相接触,发出一声低沉而又沉闷的撞击声,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它所承载信息的重要性。

龙近曦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示意李阳坐下。他伸手拿起那叠调研报告,动作沉稳而迅速,快速翻阅起来,每一页纸张的翻动声,都像是在这安静的办公室内敲响的战鼓。他的眉头时而紧皱,额头上浮现出几道深深的沟壑,时而又缓缓舒展,似乎在脑海中不断思索、权衡着各种方案。

“小李,你对国内市场这些潜在需求点的挖掘很到位。”龙近曦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李阳,眼神中满是欣赏,“但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分析,找出最适合我们产品切入的细分领域和客户群体。你看,根据这份最新的市场数据,去年国内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3.6万亿元,并且还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建筑施工行业的总产值更是高达29.2万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会持续攀升。这两个行业的体量如此巨大,我们的无动力外骨骼在其中必定大有可为。”说着,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注视着李阳,等待他的回应。

李阳坐直身子,微微挺了挺胸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龙总,我也注意到了这些数据。就拿物流仓储来说,目前全国物流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其中一线搬运工人占比超过30%,他们每天搬运货物的重量平均在1 - 2吨左右,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让他们极易患上职业病。我们的无动力外骨骼如果能投入使用,可以让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30% - 50%,同时将劳动强度降低至少40%。在建筑施工领域,仅去年全国新开工建筑面积就达到了20.8亿平方米,施工环境复杂多样,高空作业、重物搬运等场景频发,我们产品的防护和助力功能,能极大地保障工人的安全,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手指在空中快速舞动,试图更生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龙近曦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下巴上轻轻摩挲,眼神变得有些深邃。片刻后,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动作干脆利落,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没错!这两个领域就是我们的突破口。我们要针对这两个领域的特点,制定专门的产品推广方案。物流仓储行业,我们可以重点宣传产品能帮助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多搬运1 - 2吨货物,并且减少50%的疲劳感;建筑施工领域,就突出我们产品能让高空作业的安全性提升80%,施工效率提高25%以上。”说着,他大步走到办公室墙边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快速写下要点,马克笔与白板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首先,针对物流仓储行业,我们要突出产品的轻量化和灵活性,方便工人在狭窄的货架间穿梭;对于建筑施工领域,产品的坚固耐用和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要重点宣传。”龙近曦一边写一边说,语速极快,手中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快速游走,写下一个个关键要点,“然后,我们要和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际案例来证明我们产品的优势。像顺丰、京东这样的物流巨头,以及中建、中铁等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只要能和他们达成合作,我们的产品就能迅速打开市场。”他的声音愈发激昂,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产品在这两个领域大放异彩的场景。

李阳连忙拿出笔记本,飞速记录着龙近曦的每一句话,笔尖在纸张上快速划过,发出“刷刷”的声响。他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满是对龙近曦的钦佩与追随。

“接下来,我们谈谈供应链管理。”龙近曦转过身,双手抱在胸前,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目前产业园正在建设,这也是我们优化供应链的好时机。你对现有供应商的评估做得怎么样了?”他停下脚步,目光直直地看着李阳,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