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永乐十七年七月
在之前航海路线的基础上,船队更深入地探索了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之前虽然也到达过这些区域的部分国家,但第五次航行与更南部的非洲国家交往更加密切。
比如,对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的访问更加深入,在当地开展了更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使得明朝与非洲国家的联系范围进一步向南拓展。
这种拓展有助于明朝更加全面地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这一次新物品:
奇珍异兽
- 斑马(福鹿):可能有类似斑马的动物被带回。这种身上有条纹的动物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从未见过的新奇物种,引发了人们对动物多样性的新认知。
珠宝奢侈品
- 大颗宝石: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地区获取了一些之前未曾大量带回的宝石。例如在阿丹国(今也门亚丁)得到了更大颗粒、品质更高的红宝石、蓝宝石等。这些宝石在明朝宫廷的首饰制作、工艺品装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植物和香料方面
- 没药树脂:没药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药材,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角地区有丰富的产量。第五次下西洋带回了更多的没药树脂,它可以用于制作香料、药物,比如在制作香薰、膏药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 乳香树胶:乳香也是从阿拉伯半岛大量获取的香料。这种树胶燃烧时会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在宗教仪式、宫廷祭祀等场合广泛使用,同时在传统医学中也有药用价值。
- 龙血树树脂:从一些热带地区带回的龙血树树脂是一种比较新的物品。这种树脂颜色鲜红,可用于颜料制作、药物研制等,被认为有止血等药用功效。
谷物类
- 鹰嘴豆:可能从西亚或非洲地区带回。这种豆子富含蛋白质,形状独特,像鹰嘴一样。它可以煮成粥,也能磨成粉制作面食,为明朝的食物种类增添了新选择。
水果类
- 番荔枝:从东南亚或热带地区带回的番荔枝,其果肉柔软、甜美,有独特的风味,与中国本土水果的口感差异较大,是一种新奇的水果。
- 山竹:可能从南洋地区带回,山竹果肉洁白,味道酸甜,有“果中皇后”的美誉,在当时的明朝是比较新颖的热带水果。
香料类
- 罗勒籽(兰香子):从南亚或东南亚带回,罗勒籽泡发后外观类似青蛙卵,有淡淡的清香,可加入饮品或甜点中,食用时会有特殊的口感。
————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永乐二十年八月
重点区域的深入探索
- 在第六次下西洋过程中,虽然整体路线框架与之前几次相似,但对于一些重点区域有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