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王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毕竟千日防贼,不妥也不可能,可又不得不这么做。
毕竟大明朝廷现阶段,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投射的海外,剿灭倭寇,也需要不少时间。
“或者,可以开海?”秦王弱弱的说了一句。
毕竟江南士绅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市场……
“开海是以后的事情。必须等你们外封之后,站稳了脚跟,才开始放开海禁,让商贾给你们安排后续的物资,否则你们将会见到,一座座不可控的城市,以及大量不听话的地主。”朱厚照没有遮掩什么。
秦王一听,好像也是这么个事儿。
“那陛下可有计较?”
“差不多。”朱厚照点了点头后站起来,“两淮崩了也无所谓,那边人口,本就不堪重负,到时候正好成批成批的迁走。
现在东北扩张已经差不多成型了。
不过,想要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运河决堤事件,朕打算安排人走一趟朝鲜,从朝鲜打通商道,水陆并进,来保证大明对于东北的辐射,以及对于倭国市场的开发。”
朱厚照眯着眼睛说:“如果以为大运河崩了,江南就能规避朕用兵南下就大错特错了。运河只能影响本地的产出。但对于人口过多的两淮而言,决堤也不是没有好处,完全可以趁机重新梳理河道。
再者,如今朕还在开发西南、湖广,这些地方才是江南粮食的去处。
北方的粮食,已经渐渐替换成朝鲜、辽宁、河南这三地。
回头朕再令人去河南投资,大量修整山川溪河,汇总流量,泽被河南各府就行。
有河南、辽宁和朝鲜三地的粮食,顺化、吉林、漠河、安江、北山、滨海诸地的牛羊,直隶本地还有一定的粮食支撑,不至于离开江南就饿死。
他们就算掘了运河,朕优先要处理两淮的人口。
这些人口北上,完全能够支撑直隶的劳力市场,以及顺化、吉林、漠河、安江、北山、滨海的开垦需求。
而江南想要恢复原来的模样,就得想办法减少粮食产出,转而去让百姓做工。
那么,湖广、四川的粮食要供给西边开发,根本不可能流出多少在他们那边。
没有粮食、劳力、他们就得想办法改进机械。
到时候机械一起,城市必然扩张和聚集,他们只会更缺粮和地。
这是死路。”
朱厚照说完,看向衡王:“所以,皇叔不必多虑,秦王也是。江南士绅一旦走入改进机械的路子,就不可避免陷入研发成本投入和人力成本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