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衡王的推演

粮价再涨,百姓在江南活不下去,必定逃离。

朕在南海,有一支舰队,可以在最好的航道游弋,士绅们如果想要走私出海,必然只能挑选不合时宜的天气和航线南下,那么损失一定会增加。

货物去了南洋,价格一定上涨。

朕这边等直隶产能扩容完毕,就能通过海运,直接从胶东的青岛县南下,沿途过上海州,台湾军民司,然后到潮州进行第二轮集散,一路向西,越过伶仃洋到广东顺着珠江北上,进入西南。

一路南下,走已经护航多年的航道,穿过万里石塘,再分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路沿着交趾,进入暹罗湾,一路南下道婆罗洲乃至满加剌,然后再这里与蒲土糕国交割,或者穿过满加剌进入西洋。

在海运和物资成本上,朕有集群和效率,江南的货物,必然不是朕的对手。

市场只要吃完,江南就会陷入内耗。

小厂被大厂兼并,大厂上大规模机械,替代人力跟朝廷竞争,人力被替代,工资就会降低,人就会逃离,朝廷这个时候只需要在已经被破坏的两淮招募劳力,以工代赈,还能趁机用最少人力,赚到最多的人心。

然后趁此机会整体性的梳理整个两淮水道,大运河以后改成灌溉总渠就行。

到时候海运趁机替换漕运,一切都顺理成章。”

朱厚照讲完了他的设想,秦王已经张大嘴巴在原地呆滞。

衡王却松了一口气道:“皇帝有自己的计较,臣也放心了。”

衡王很服气。

因为他盘算了一下朱厚照的办法,不得不说,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能弹压住淮地的造反,就能解决掉七八成问题。

而且人口……人口确实可以充实东北。

不管来自何方何地,东北才是直隶的利益核心之一,无论如何不能丢。

然后衡王跟秦王告辞。

朱厚照送走他们后,独自一个人在桌边抽了一斗烟,然后才说:“通知下去,无论如何,不能让江南士绅毁掉两淮漕运,至少不是现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