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徐阶的香港执政

总之,徐阶是将这些全部学了个乖。

城市按照顺天府的方法来,然后在深圳和香港之间的设立关隘,铁丝拦网,并且增派警备力量。

拦路设卡,进出钞关的收费提高,人往来都要办理证照。

不然抓到一个,直接丢去香港的工地上挖土。

然后在香港的山区下边,设立了一排排山坡农场,将养殖业作为香港境内唯一农业。

接着对接两广总督王琼,提出了深圳初期的农牧产品保障投资计划,将自己今年收上来的税,拿出百分之八十,砸在深圳州,专门用来开发蔬菜的种植需求。

然后又跟深圳州新成立的皇家粮行签署了供应粮食保障。

在广州,当季水稻购入价是五厘每斤,拉到香港,两分钱!

反正香港流动的人多,而且市场就这么大,必须提高物价水平,尽可能的压榨外来的行商。

所以,徐阶治下的香港,是隔壁深圳价格的四倍!

从房租到花销,一应如此。

之后,徐阶为了充分发挥香港的金融港属性,将期货市场、股票证券、以及市舶司港资控股全部带出来用,效仿朱厚照在北方投资的方法。

把大量的用来保障香港运转的企业,绝大部分股份捏在市舶司港资控股公司手中。

可以说,朱厚照在北方推行的一系列金融属性明确的“变钱”手段,徐阶全部学了。

他只用了一个月,就把疯狂通膨的港币币值摁住,现在已经是一千港币兑一金券。

再加上有深圳地产作为兜底,大量想要留在大明的人,已经开始续租香港的房子了。

因为在徐阶的要求之下,必须在香港住满十年,才有资格申请落户深圳。

当然,这种落户时间怎么算呢?

很简单,你要出海跑商没问题,但你只有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大概一百港币,然后有妻子生下孩子并且租了香港的公寓,然后妻儿包括他自己在内,只要有人在此地每年生活满三百天,就能算住满一年。

然后徐阶调整了香港的教育政策,对教会学校进行了严厉打击,只在本地推行四书五经的传统儒学教育,并且打了奏疏给皇帝和内阁,希望朝廷支援一批国子监祭酒,前来香港教导“正科”教育生。

请皇帝恩准在香港居住满十年的家庭,拥有参加“正科”考试的权利。

而正科,三年一届,考的还是传统的八股,其实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朝堂之上最近恩科进士大规模出现,开始济济一堂,所以他们呼吁朝廷废黜正科,让恩科变成正科,与天下同辉。

但这个被朝中理学大佬们严厉反对,毕竟现在理学还有人在混,至少等这一批人老死了,彻底没有了人去考正科了,再说其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现在,徐阶上奏,希望朝廷恩准外来蛮夷考正科,对于恩科进士来说,有点无法接受,这不就还是承认正科的地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