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朝堂之上的大佬们来说,这个方法好啊!
四书五经是什么玩意儿,大家都心知肚明。
学了,思维上就会开始偏向于中华。
那么让外夷考四书五经,就是在掐尖拔草,能考上来的,聪明程度自然毋庸置疑。
就算还是不行,这不还有朱厚照的尚书堂作为第二层保险,不合格的外派混个一两年就停职去职,到时候随便给他们在某个边区城市安排一个户籍。
反而能吸引大量的海外之人归国,尤其是崖山之后们。
这群人在南洋混得好的必然会图谋更好的发展。与其让他们在海外最后独立建国,不如开始掐尖收割。
最后,内阁紧急批复,礼部做出政策调整,对市舶司增设国子监市舶司分校。
按照大明国内的教育体系进行改进。
十年期。 小说免费大全
六岁开始招录,学费每年为金券一元或者港币一千元。
这笔分账是五五开,一半上缴朝廷,另一半成立国子监香港运营公司,一半股份直接给香港市舶司的控股股份,直接变成了一座完全上市的教育品牌。
最高长官为国子监分校祭酒,由国子监外派,品轶为正六品。
然后朱厚照单独给徐阶去信,要求徐阶对香港本地的基础教育进行改进,从国子监香港运营公司下边,增设各种教育品牌。
中高低三档都要有,专门培养“技术员”。
而这批技术员是干啥的?
跟藩王签署定向契约,由藩王出资捞人,如果卷不到深圳直接拿大明户籍,还有二线藩王国可以选择。
在藩王这边混个一代,一样有机会可以调到大明来。
至于最低档的,就可以暂时留在香港负责维护香港基本生活需求,也就是加强服务业。
通过这种人为的掐尖收割,大明上上下下都有分润,皆大欢喜。 活人深处
至于那些蛮夷们,谁管啊!
香港就是这样,有钱你就来,没钱鸟都不鸟你。
徐阶甚至为了解决妓院花柳泛滥的问题,专门在香港设立医学所,并对一些海外来的泰西花柳商人,强制身体治疗。
但其实是拿他们当试验品,对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从而吸引来了大量的医部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