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深宫谲谋

戏说嬴政 诗小词丫 2188 字 6天前

公子成蟜连忙点头:“是是是,我都听夫人的。只要能扳倒嬴政,让我做什么都行。夫人您要是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待公子成蟜离开,华阳夫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中满是阴狠,低声咒骂:“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真是扶不上墙。若不是还有点用处,真懒得理会他。还想娶我华阳宗族的美人,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她深知公子成蟜难堪大任,不过是她手中可利用的一枚棋子罢了。

与此同时,秦太子府的书房里,几支蜡烛在书案上轻轻摇曳,昏黄的火苗如同风中的残烛,忽明忽暗,将整个书房映照得影影绰绰,仿佛弥漫着一层神秘的薄纱。李斯、吕不韦、蒙恬与嬴政围坐在书房中央的圆桌旁,桌上摊开着一幅幅秦国朝堂势力分布的草图,还有一些记录着各方动态的竹简。嬴政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袍角绣着精致的金色龙纹,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他面容冷峻,眼神深邃,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睿智,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斯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微微前倾,手指轻轻点在草图上,那修长的手指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灵活,仿佛是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能洞察一切,分析道:“诸位,今日早朝阳泉君那一番提议,绝非偶然。华阳夫人这一招,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她就是想借册立太子妃的机会,把自己宗族的女子安插在太子身边,以此掌控太子,进而巩固她在朝堂的势力。你们看,这华阳芷,她背后的华阳家族,在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一旦她成为太子妃,华阳夫人就能通过她,对太子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我们秦国的朝堂,恐怕就要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了。”

吕不韦微微皱眉,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仿佛在思考着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那神情就像是一位面对难解棋局的棋手。他靠在椅背上,一只手轻轻摩挲着下巴,那下巴上留着整齐的胡须,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他接着补充道:“不错,李斯所言极是。华阳夫人在秦国朝堂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此次她为了达到目的,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不能让她的阴谋得逞。否则,太子的处境将岌岌可危,秦国的未来也将陷入黑暗。”

蒙恬一直静静地听着,此时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是一座不可动摇的巍峨山峰。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强壮的手臂上青筋微微凸起,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从胸腔中发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二位所言甚是。华阳夫人此举太过嚣张,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我蒙恬愿为太子赴汤蹈火,与这股势力抗争到底。若有需要我冲锋陷阵之处,太子尽管吩咐!”

嬴政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缓缓开口:“华阳夫人的野心由来已久,此次选妃不过是她的一步棋。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威胁,更要从长远谋划。从朝堂势力制衡的角度来看,我们该如何布局,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安静的书房中清晰地回荡,如同洪钟鸣响。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恭敬地说道:“太子所言极是,只是此事棘手之处还不止于此。公子成蟜此前在朝堂上被大王斥责,颜面尽失,他背后又有韩系势力支持,难免不会趁此机会与华阳夫人勾结,以求报复。我们在应对华阳夫人的同时,还得小心公子成蟜在背后捅刀子。依我之见,公子成蟜性情急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

嬴政听闻,目光微微一凛,沉思片刻后说道:“李斯,你看得深远。公子成蟜虽然此次被父王打了,但心思深沉,韩系势力也一直妄图在秦国朝堂分一杯羹。我们可以先派人盯着他的动向,掌握他与华阳夫人的往来情况。一旦有异动,便能提前应对。同时,不妨散布一些对他们不利的假消息,扰乱他们的判断。”

吕不韦抚须点头,接话道:“太子与李大人考虑周全。公子成蟜那边,可安排些可靠之人,暗中监视。同时,我们不妨对外放出些风声,暗示我们已有所察觉,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另外,我们也可以拉拢一些中立势力,增强我们这边的实力。”

李斯接着说道:“除了监视,还可分化公子成蟜与华阳夫人的联盟。公子成蟜背后的韩系势力,与华阳夫人的楚系势力,看似联合,实则各怀鬼胎。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歧,让他们互相猜忌。比如,我们可以透露给华阳夫人,韩系势力有意扶持成蟜上位后,削弱楚系在朝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