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实古人早说过类似的话。”
“仁兄这话不妥,这是泛泛而谈,可没有贾芸说的这么透彻,把这关系和利害剖析的这么清楚。”
“嗯,不错,弟失言了。”
“人口涨到一定数字,若是生产力没有提高,则必定崩盘,诸兄以为对否?”
“对的,秦末,汉末,唐末,宋末,明末,基本上都是如此。”
“唉,这可如何是好?”
“按贾芸在皇极殿奏对时说的,颁布农书,还有那天工开物,精良器械,选育良种,精耕细作提高产量,可以给大周几十年盛世,延祚百年。”
“百年之后……那也不是咱们所操心的事了。”
“是啊,若是如此,大周估计也有三百年国祚,按王朝周期论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大一统王朝了。”
“王朝周期论,天时人口论,一论比一论精妙,也一论比一论叫人心生悲凉。”
“是啊,我大周得国之正不逊于明,驱除鞑虏再复汉家江山,但也不能江山万年世代不易吗?”
“江山更迭有好处,就是洗涤旧有杂质,焕发新生。但坏处更大,所有秩序崩塌,从民不聊生到白骨千里,死的不光是门阀权贵,更多的是普通百姓。汉末是千里无人烟,唐末时就是把百姓当军粮,元时将汉人当两脚羊……思之令人凄然震怖啊。”
“我们的儿孙后代,若能免此劫就好了。”
“难,难,难!”
众多举人中,也有不少有见识的,文会上颇多真知灼见。
贾芸其实是把未来前景写的很清楚了。
几百年治乱循环就是一次自我循环,排除杂质,清除过多人口。
这个过程注定是异常惨烈的。
贵人是在这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中被洗牌,但死的更多的肯定还是普通百姓。
普通的官绅家族,在真正顶尖权贵眼里也就是普通人。
真的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这些举人和他们的后人,怕也是很难保全。
贾芸的文章,平稳,淡然,但异常扎实。
就是等于是一个神医断定病人还能活多久,死期还有多久。
贾芸并没有渲染后果有多可怕。
但死亡的后果摆在眼前,谁能不怕?
原本年关将至,文会时热闹喧嚣,很多人都会放浪形骸尽情欢乐。
但这一次却很少有人能如此,头顶悬着一柄利剑,虽说可能多年之后才会落下,但时间谁能说的准?
大家嘴上说是百年之后,其实心里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