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现在就已经是吏治败坏的厉害了。
景和帝追求仁宗之名也不是什么秘密。
小主,
对臣下不止是宽纵,完全是放纵。
景和二十年之后几乎没有处死过一个臣子。
这就是有意和宋仁宗学。
但画虎反类猫,学其形而不得其神。
仁宗的仁是多方面的,不光对官员仁,对百姓也仁,这才为仁宗。
宋朝君主一向比较克制。
比如宋太宗人品一般,军事能力更差,赫赫有名的高粱河车神。但宋太宗想扩大宫室范围,涉及拆迁的百姓不肯搬离,太宗也就放弃了此举。
北宋宫室也就因为相当狭窄,和汉唐的宫室没法比。
仁宗年间有养猪人的猪丢了,到宫门敲鼓求助,仁宗后来赔了头猪给这家人。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不少。
后世的人也可以说这是装的。
或者是编的。
但汉皇怎么没装?
元朝皇帝怎么没装?
大明皇帝怎么没装?
这些故事为什么不编在他们头上?
像是乾隆皇帝,多次出巡,有多次鸣冤的百姓,乾隆是一律将这些人砍了脑袋。
有个秀才读书读傻了,御驾旁叩头请皇帝赐婚娶自己表妹,乾隆砍了他脑袋。
这都是史书上记录的,不是野史。
宋朝百姓敢叫乾隆赔猪?
乾隆能叫他一家子都变猪。
不同的皇帝,就是不同的处理方式,想博个仁宗不是那么容易的。
景和帝就是强行的仁,结果弄的吏治败坏,民不聊生。
举人们忧虑的就是景和年间已经弄到文恬武嬉,别撑不到百年,几十年就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