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余的皇子不这么想。
毕竟这位皇四子生性谨慎,细致,苛刻,这算是优点。
缺点就是孤傲,自负,冷漠,还有些性情残酷。
可想而知……
有当年夺嫡之争,大家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有暗中下毒等事。
一旦景和帝这位太上皇离世,当年的皇子,现在的亲王郡王们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
就算没有这层顾虑,失败者也很难接受现实。
哪怕自己不行,也要推一个交情好,信的过的兄弟上位。
最适合的是义忠亲王。
比景和帝脾气还要好,说好听点是宽容,难听点就是宽纵。
其子宁郡王卫熹更是处处学父,祖,为人潇洒大度,儒雅宽仁。
祖,父,子三人,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很多人都想不通,景和帝为什么不选这一家子继承大周江山?
说起来,可都是“深肖朕躬”!
其实……
景和帝也是犹豫再三。
但还是选择了颇有些刻忌寡恩,为人过于精细,做事过于琐碎,苛责的隆正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朝廷,社稷来说,义忠亲王,还有宁郡王,实在都不适合。
景和帝已经过于宽仁。
义忠亲王和宁郡王加倍的宽仁。
大周吏治已经不清,若是放在这父子二人手中几十年,怕是真的要亡国了。
景和帝追求身后之名,确实做了不少糊涂事。
但景和帝并不蠢。
选择隆正帝,就算是神来一笔。
而眼前这些诸王,却并不清楚。
只道是父皇被老四给蛊惑了。
他们誓要拿回自己该有的一切。
财富只在其次,重要的是权力,地位!
智郡王卖关子,诸王猜测好一阵子,都是不得要领。
最后还是敦郡王不耐烦道:“九哥,有话直说吧,咱们又没有你的理财本事,哪顾猜的到是哪家有这本事!”
“好,我来揭谜底。”
智郡王举杯,一饮而尽,然后笑道:“你们断然想不到的,这个日进斗金的厉害人物并非是哪个世家大族,也不是我辈中人,更不是什么勋贵高官,而是一个穷小子,短短大半年时间,他的产业已经到了百万以上,而且还在与日俱增!”
“嗯?”
这时义廉亲王霍然张目,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智郡王知道廉亲王麾下有不逊中车府多少的人手,情报收集的功夫怕是比隆正帝都差不了太多。
这位亲王恢宏大气,为人洒脱,但又不失精明。
同时乐善好施,在百官中形象极佳。
可以说当时是举朝拥戴。
所有人都以为若义忠亲王不能复位,最好的继承人就是廉亲王。
结果廉亲王几次被景和帝敲打,严词训斥。
最终被排除在储位之外。
但多年经营之功,加上诸王支持,廉亲王拥有常人想象不到的财力。
加上他心思缜密,虑事周全,多年时间,经营出一支神秘的力量。
探查情报,收集百官资料,驭使地方势力。
在辽东挖参,挖金的管事人,也是廉亲王的心腹奴仆。
也只有这位,才能把这么庞大的产业管理的井井有条。
不然的话,被人瞩目和暴露也是迟早的事。
智郡王长于谋划经营,但管理部下,和地方官员打交道,这些事还是廉亲王做起来更得心应手。
也是因为这些能力,使得这些诸王心中不服。
廉亲王何事不如隆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