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在此设防线是因为有大宁都司,也就是后来的赤峰地区。
明太祖设大宁都司,筑大宁城,后来还把宁王放在这,就是因为这里地域数千里,隔断漠南草原和科尔沁部以及辽东的联络,不管哪边乱起来,都无法直接威胁燕山山脉和其后的汉地农耕区域。
加上西边的东胜卫也是在草原河套区域,屏障大同,宣府,榆林,也是汉地之北的突出区域,还是河套地区,牧区精华所在。
这两地,大宁都司是精兵被朱棣抽走靖难,加上朵颜三卫为其所用,朱棣为了酬功,同时防范宁王,先把宁王迁到南昌看起来,然后裁撤大宁都司,把几千里地方给了朵颜三卫。
此后几十年后,朵颜三卫果然成为大明边患,肆虐了二百多年。
东胜卫原本老朱也要放亲王在这,但朱棣也裁撤了,此后成为土默特部崛起的资粮。
要论战略眼光,朱棣给他爹提鞋都不配。
修大慈恩寺,修北京宫寺,修武当宫观,修陵寝,造宝船出海,修永乐大典,五次出塞大游行……
看着像谁?
是不是像杨广?
只是老朱留下来的家底太厚实了,洪武年间又把勋贵和开国文臣几乎杀了个精光。
靖难之役再杀一回。
朱棣可劲折腾,也不会有杨玄感之流出来造反而已。
小主,
就算如此,朱棣也是把洪武三十年积累的财富挥霍一空。
到永乐中后期,要不是有朱高炽这大胖子好儿子擅长内政文治,永乐朝的武功可真没有办法给朱棣遮羞。
永乐年间看似武功赫赫,北上五次的战果不如一次捕鱼儿海。
下西洋虚无缥缈,未占寸土。
弃东胜卫,大宁都司。
宣德初弃奴尔干都司,安南布政使司。
为什么?
国力严重不足。
永乐末都有无数次农民起义了,山东唐赛儿只是最出名的一次而已。
加上老朱定的规矩,武勋将门世职要考封才能承袭,朱棣给废了。
秀才要考弓马骑射,朱棣给废了。
可以说是开了很多恶例先河。
所谓永乐大帝,成色不过如此。
大周复古北口防线就很吃力,主要还是没有大宁都司在,孤零零一条北方防线,虏骑只要过十万以上,这条线就是留着给人破的。
所以守备力量也就是蓟镇的二线兵力,人数也不够,一万多人,加上城墙火器,挡住虏骑三五万人问题不大。
再多了,就守不住了。
但不论如何,强破古北口一线必定不容易,虏骑最多派游骑哨探,短期内无力再强攻周军驻守的重镇。
只要有粮,这场战事问题就不大。
这一点来说,贾芸的见解没有问题,并且直指问题核心。
而且有着非一般的果决和意志。
忠顺王没有直接下决断,他的地位更高,要考虑的东西也更多。
“你们贾记,多久时间能聚集到位?”
贾芸道:“三天之内,我可以聚集两千四百辆大车,其中一千二百辆重型,一千五百辆轻型,重型马车每车能运六十石,可运七万二千石,轻型马车,一辆能运十二石,可运一万八千石,集结到装车最多五天时间,启行后抵达是两天多些,最多七天时间,军粮可抵三屯营。”
“九万石……”
忠顺王咬了咬牙,说道:“内府集三千辆两轮大车,配一万五千骡马和三万人跟车,装车也是我们的事,争取跟上你们的速度!”
三千辆大车,最多也就运三万石粮,还是在不计损毁和多配人手和马匹的前提下才能跟上贾记车行的速度。
当然,多配的粮食,豆料,也是尽可能供给贾记车行所用。
贾芸笑道:“王爷,一些补给,沿途官府可以提供。”
“你小子别把事情想的太顺,世事难料。”
忠顺王斜眼看了贾芸一眼。
这后生,终于还是有天真的一面。
军情如火,社稷存亡,但也耐不住有人打军粮补给和内耗的主意。
还是打宽些算,以免受制于人的好。
“马匹。”贾芸面色一变,沉声道:“王爷,一定要在我们准备这几天,最少准备十万匹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