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贾诩入樊城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们二人相助,孤相信王厚定能马到成功。此战若胜,孤定重重有赏!”

荀彧和贾诩领命而去,曹操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知道,王厚此次镇守樊城,面临的挑战巨大。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占据此地多年,根基深厚。想要攻克荆州,并非易事。

但是,曹操对王厚充满信心。他相信,凭借王厚的才智和勇气,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他想起当初王厚初入丞相府时的情景,那时王厚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谋士,但他却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很快就赢得了曹操的赏识。

在官渡之战中,王厚献计火烧乌巢,一举扭转了战局,为曹操最终战胜袁绍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王厚更是屡建奇功,成为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曹操深知,王厚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忠心耿耿,对他更是敬重有加。他相信,王厚是未来大魏江山的栋梁之才,他将不遗余力地支持王厚,助他成就一番伟业。

想到这里,曹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相信,在王厚等人的努力下,大魏的江山必将一统,天下必将太平。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十五万石粮草,浩浩荡荡地从许都出发,绵延数里,宛如一条长龙,蜿蜒在通往樊城的官道上。荀彧和贾诩并辔而行,率领着这支庞大的运输队伍,朝着目的地缓缓前进。

凉风习习,吹拂着荀彧的衣襟。他望着漫天的繁星,心中思绪万千。十五万石粮草,对于如今的魏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各地战事吃紧,粮草供应本就紧张,如今一下子拨付这么多给王厚,其他地方难免会受到影响。

“文若兄,你在想什么?”贾诩的声音打断了荀彧的沉思。

荀彧叹了口气,说道:“文和,我在想这十五万石粮草啊。如今国库虽然充盈,但各地战事不断,粮草消耗巨大。若是拨付给王厚十五万石,恐怕其他地方的军需便要捉襟见肘了。”

贾诩捋了捋胡须,说道:“文若兄多虑了。丞相既然决定拨付十五万石粮草给王厚,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王厚智谋超群,料事如神,他既然请求十五万石军粮,想必是已有破敌之策。”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如此吧。只是这粮草运输,需要妥善安排,以免被敌军截获。”

贾诩说道:“文若兄放心,我已经安排了精兵强将沿途护送,确保粮草安全运抵樊城。”

“那就好。”荀彧说道,“此去樊城,路途遥远,沿途山高路险,还需多加小心。”

贾诩说道:“文若兄所言极是。我已经吩咐下去,让将士们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一路之上,二人不时商议着粮草运输的细节,以及樊城战事的走向。他们深知,此战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数日之后,粮草运输队伍终于抵达了樊城城下。王厚早已率领众将士在城门口迎接。

“文若兄,文和兄,一路辛苦了!”王厚拱手说道。

荀彧和贾诩连忙回礼,说道:“王厚将军,我们奉丞相之命,运送粮草前来支援。”

王厚感激地说道:“多谢丞相和两位先生的厚爱,王厚感激不尽!”

随后,王厚将荀彧和贾诩迎入城中,设宴款待。席间,王厚详细地向二人介绍了樊城的战况,以及他的破敌之策。

荀彧和贾诩听后,对王厚的计策赞叹不已。他们深信,在王厚的指挥下,樊城之战必将取得胜利。

酒过三巡,王厚举起酒杯,说道:“两位先生,此战若胜,全赖两位先生的鼎力相助。王厚敬两位先生一杯!”

荀彧和贾诩也举起酒杯,说道:“王厚将军客气了,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将军,早日平定荆州。”

三人一饮而尽,气氛融洽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