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厚!真国士无双!

荀攸也是激动不已,他一直认为王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看来,他的眼光果然没错。

程昱、满宠等人更是对王厚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原本对王厚的能力还有些怀疑,但如今,他们彻底信服了。

刘晔则是满脸欣慰,他当初力荐王厚加入曹操阵营,如今看来,他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小主,

蒋济更是对王厚充满了敬佩之情。他一直认为自己足智多谋,但与王厚相比,他自愧不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称赞王厚的功绩,丞相府内一片欢腾。

曹操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如今襄阳已下,我军当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江夏,彻底击败刘备!”

“丞相英明!”众人齐声应道。

曹操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有了王厚,他相信,一统天下的日子指日可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站在江东的土地上,俯瞰着万里江山,成就一番霸业!

“王厚!王厚!真乃吾之子房也!”曹操抚掌大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年轻了十岁。

帐下谋士皆是震惊不已,荀彧率先反应过来,连忙问道:“襄阳城高池深,刘备又派重兵把守,王厚军师是如何做到兵不血刃,将其攻下的?”

报信的骑士不敢怠慢,连忙将王厚智取襄阳的经过娓娓道来。原来王厚并非强攻,而是利用襄阳氏族众多,散布谣言,使其内部自乱,最终不战而胜。众人听罢,无不叹服王厚的智谋,就连一向自负的郭嘉,也不禁感慨:“王厚之才,胜我十倍!”

襄阳城,太守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王厚端坐于主位之上,接受着荆州四大家族——蒯家、庞家、黄家、马家的朝拜和献礼。

蒯越为首,四人身后跟着家族子弟,抬着沉甸甸的箱笼,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奇古玩。这些,都是四大家族为了表示臣服而献上的厚礼。

“王军师神机妙算,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襄阳,我等佩服之至!”蒯越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敬畏。他拱手作揖,姿态放得极低。

庞统紧随其后,拱手道:“军师奇谋,实乃我辈楷模。庞某今日特携薄礼,聊表敬意。”

黄承彦捋着胡须,笑道:“老夫久居襄阳,从未见过如此用兵如神的奇才。王军师之名,必将名扬天下!”

马良也上前一步,恭维道:“军师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真乃天纵奇才!马家愿为军师效犬马之劳!”

王厚面带微笑,一一接受了他们的礼物和恭维。他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经历了太多朝代更迭,早已练就了一套见风使舵的本领。如今他们臣服于自己,并非真心归顺,只是迫于形势,害怕被清算罢了。

“诸位家主谬赞了。”王厚语气谦和,“王某不过略施小计,让襄阳免遭战火荼毒,这才是王某最大的心愿。”

蒯越连忙说道:“军师心系百姓,真乃仁义之士!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协助军师治理襄阳,造福一方百姓。”

庞统也附和道:“军师之德,感天动地!我等愿为军师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黄承彦和马良也纷纷表达了对王厚的敬佩和忠心。一时间,太守府内充满了阿谀奉承之声。

王厚不动声色地听着,心中却毫无波澜。他知道,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背地里却不知在打着什么算盘。他必须小心提防,才能真正掌控襄阳。

府外,张辽、徐晃、于禁、李典、张合五员大将,正率领士兵巡逻城中,维持秩序。他们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敢有丝毫懈怠。

张辽沉声道:“军师虽然智取了襄阳,但这些世家大族并非真心臣服,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生变。”

徐晃点了点头,说道:“文远所言极是。这些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庞大,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于禁、李典、张合也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知道,襄阳城的平静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夜幕降临,襄阳城内逐渐安静下来。王厚站在太守府的屋顶上,眺望着远方。他知道,荆州的局势依然复杂,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日之间,荆州风云变幻。襄阳城易主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荆楚大地。各地氏族豪强,纷纷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投诚。

一时间,太守府门庭若市,前来投奔王厚的氏族将领络绎不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文聘、魏延和黄忠三位名将。

文聘,荆州名将,以忠勇着称。他本是刘表帐下大将,镇守江夏,抵御江东孙权的进攻。听闻王厚智取襄阳,深感佩服,于是率部前来投奔。

魏延,义阳人,勇猛过人,智计不凡。他早年便仰慕王厚的才华,如今王厚占据襄阳,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当即前来投效。

黄忠,南阳人,老当益壮,箭法无双。他虽已年过六旬,但仍宝刀未老,一身武艺丝毫未减。他听闻王厚求贤若渴,于是也带着自己的儿子黄叙前来投奔。

王厚得知三位名将前来投奔,大喜过望。他亲自出城迎接,以示尊重。

“久闻三位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王厚热情地招呼道。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