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王厚,你罪该万死!

一路上,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仿佛一群被猎人追赶的野兽,失去了往日的雄风。

许昌城门,缓缓开启,迎接他们归来的,不是凯旋的欢呼,而是无尽的沉默与凝重。

曹操一行人踏入城门,灰头土脸,狼狈至极。

百姓们躲在房屋后面,偷偷地观望着,窃窃私语,对这位曾经的枭雄,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曹操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他面色阴沉,一言不发,径直走进了丞相府。

他挥退左右,独自一人走进大堂,厚重的木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发出“吱呀”一声,在空旷的大堂中显得格外刺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缓缓走到桌案前,眼神落在桌上,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封信,信封之上,赫然写着“庞统”二字。

曹操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信纸冰冷的表面,一股寒意直冲心头……

曹操颤抖着手拆开信封,抽出信纸,羊皮纸的独特气味混杂着淡淡的墨香,此刻却显得格外刺鼻。

庞统的字迹苍劲有力,跃然纸上,如同锋利的刀刃,一刀刀划在曹操的心头。

信中,庞统并未拐弯抹角,直言不讳地指出囚禁王厚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他历数王厚在荆州的赫赫战功,从平定山越到镇守江夏,桩桩件件,皆是力挽狂澜之举,字字句句,都像重锤般敲击着曹操的心房。

庞统更是直言,王厚在荆州军民心中威望甚高,如今他无故被囚,荆州军心不稳,若曹操执意一错再错,荆州必将生乱,届时,得利的只会是刘备。

读到这里,曹操的脸色愈发阴沉,他猛地将信纸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大堂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好一个庞士元,竟敢威胁孤!”曹操咬牙切齿地说道,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他来回踱步,粗重的呼吸声在大堂中回荡,良久,他才缓缓停下脚步,重新拿起信纸,目光落在最后一行字上:“丞相若想荆州无虞,便速速释放王厚,否则,后果自负!”曹操紧紧地攥着信纸,手背上青筋暴起,指关节泛白,信纸在他手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下一刻便会被捏碎。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庞统的威胁,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头。

突然,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来人!”

曹操的怒吼声在大堂内回荡,惊得门外的侍卫们大气都不敢出。

他粗重地喘息着,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他再次展开信纸,目光扫过那些字句,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初见王厚时,那年轻人意气风发,浑身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

他记得王厚在荆州初立足时,面对山越动乱,临危不乱,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稳定了荆州局势。

他还记得王厚镇守江夏时,以少胜多,屡破敌军,让曹军寸步难进。

一幕幕画面,如同走马灯一般在曹操的脑海中闪过,他不得不承认,王厚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的目光又移到信纸上,那些话语,每一个字都像尖刺一般扎在他的心头。

庞统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王厚在荆州的威望,他早有耳闻。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王厚仅仅来许都赴宴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将他囚禁。

王厚,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固然能为他开疆拓土,但稍有不慎,也会反噬其主。

曹操放下信纸,揉了揉眉心,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他想起了父亲曹嵩的遇害,想起了自己早年的颠沛流离,想起了这些年来,为了争夺天下,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如今他虽贵为丞相,权倾朝野,但内心深处,却始终萦绕着一股淡淡的不安。

王厚的出现,无疑加剧了他的不安。

他能感受到王厚在荆州的势力扩张得有多快,短短数年,便从一个无名之辈,成长为足以撼动他统治根基的庞然大物。

王厚,似乎已经不再是他手中的一把剑,而变成了一个不受控制的威胁。

这种功高震主的感觉,让他寝食难安。

曹操转过身,他瞥了一眼桌案上的竹简,那是关于各地兵马调动的军报。

他意识到,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他不能让庞统的威胁得逞,更不能让王厚成为心腹大患。

他必须在荆州彻底失控之前,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一股怒火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关节发出清脆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