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风云突变,备战京城

出发前,沈砚来到陆昭容的房间,看望她。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此时的陆昭容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但脸色依旧苍白。她看着沈砚,眼中满是担忧:“沈公子,此去凶险,你一定要小心。” 沈砚轻轻握住她的手,微笑着说:“陆姑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等我们击退了敌人,再一起揭开这个阴谋的真相。”

告别了陆昭容,沈砚和萧景琰带领着众人,踏上了前往沿海地区的征程。一路上,寒风凛冽,吹透了众人的衣衫,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沈砚望着天边如血的残阳,深知每耽误一刻,京城就多一分危险。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赶到沿海地区,阻止倭寇的进犯,为京城的防御争取时间。

当他们终于抵达沿海地区时,却发现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海风呼啸,带着浓重的咸腥味,海浪猛烈地拍打着海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倭寇舰队规模庞大,战船坚固,装备精良。而且,他们已经在沿海地区建立了据点,对当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沈砚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愤怒。他和萧景琰商议后,决定先摸清倭寇的虚实,然后再制定作战计划。他们派出了多支侦察小队,深入敌营,收集情报。

经过几天的侦察,他们终于掌握了倭寇的一些重要情报。原来,倭寇舰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名叫山本一郎的忍者,此人武艺高强,精通各种战术,而且极其狡猾。他的舰队分为多个小队,相互配合,防守严密。

沈砚得知这些情报后,陷入了沉思。他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海浪一次次冲击着礁石,溅起高高的水花,他知道,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正面进攻无疑是自寻死路。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才能战胜敌人。

就在沈砚苦苦思索之际,一名侦察队员带回了一个重要消息。原来,倭寇在沿海地区的据点附近有一个海湾,涨潮时海湾水深足够,倭寇的战船可以自由进出;但退潮时,海湾内的水位会急剧下降,战船很容易搁浅。

沈砚听后,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形成……

沈砚站在营帐中,海风呼啸着拍打着帐帘,烛火在狂风中剧烈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突然,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脑海里一个利用海湾潮汐特性的作战计划逐渐清晰起来。这个计划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心中对抗倭寇的艰难前路。

他立刻传令,将萧景琰以及几位久经沙场的心腹将领召集到临时营帐。将领们鱼贯而入,营帐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沈砚深吸一口气,伸手将一张手绘的沿海地图摊开在粗糙的木桌上,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海湾的位置,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计划。

“诸位,” 沈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这海湾便是我们破敌的关键所在。” 他的手指沿着海湾蜿蜒的轮廓缓缓滑动,仿佛在描绘着即将展开的胜利蓝图,“倭寇的战船虽然坚固无比,且他们在海战上经验丰富,但我们若能巧妙把握潮汐的时机,就能让他们陷入绝境。待退潮之时,海水迅速退去,他们那些庞大的战船极易搁浅在浅滩之上,动弹不得,届时,便是我们发动突袭的绝佳时机。”

萧景琰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深思,他向前一步,提出疑问:“沈公子,这计划听起来确实精妙绝伦,可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我们能在退潮的那一刻准确无误地抵达海湾,而且整个行动过程中还不能惊动倭寇?据我们所知,他们的侦察兵必定像密密麻麻的蛛网一样,遍布在海湾四周,稍有不慎,我们的计划就会全盘皆输。”

沈砚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成竹在胸的从容,似乎早已料到萧景琰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萧兄所言极是,这也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我打算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让他们换上普通渔民的破旧衣衫,驾驶着简陋的渔船,在海湾附近若无其事地活动,以此吸引倭寇的注意力。同时,我们的主力部队则趁着夜色的掩护,从另一侧小心翼翼地悄悄靠近。等小股部队成功与倭寇交火,吸引他们的主力前往围剿时,我们便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冲向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