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振兴继续说:一旦考上研究生,就可以留在省城重要科研单位工作,这是人生最完美的结局。
父亲苦闷起来:他希望家里出一个研究生光宗耀祖,乜家在全村全镇显赫荣耀,可现在条件不允许,家里没有任何副业和经济基础,家庭中没有任何人能够拿出这笔钱供他读研究生。就是把所有家当卖了,凑不齐孩子研究生费用。
这顿酒喝的沉默而苦涩,父亲反复想:二儿多么美好前景,大学生在全镇来说也数一数二,已经很荣耀了,现在又要考什么研究生?他自己孩子已经上小学,学费还是自己给凑的,农村分田到户,家里的田地也是她们帮耕种和收获。媳妇懒散惯了没有劲,他们干活,儿媳只能在家做饭干零活。
父亲不敢深想下去。不由自主跪在乜振兴后背。这让全家人大吃一惊。大哥赶紧上前扶住。二哥立马跪在父亲面前,深深鞠躬后转身离开。
父亲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母亲在生乜四仁时留下月子病,身体一直不好,自己在家庭变故中脚腕坏掉,四季交替和吹风下雨疼痛难耐,自己艰难困苦供两个儿子读书,多亏大儿平时帮忙,大儿媳贤惠帮助二儿媳照看接济,这才走到今天。考取研究生,不是我们农村家庭需要的,现在需要的是参加工作,单位能够分的离城市近一点,工资高一点。
乜振兴心志高,学习好,胸怀远大,他不知道家里是怎么过日子的,只知道现在政策好了,农民收粮食多了,家庭允许养鸡鸭,羊牛了,农民一年能收入多少?只能盖个土坯房屋。研究生对城市普通家庭,都是一件难事,我们农民没有这个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哥没有考虑这些,因为他学习好,学校老师找导师已经和他谈过,希望灭振兴考研究生,然后到省级科研单位工作。
这顿饭吃的很潦草,大哥扶起父亲,在堂屋反复合计二哥的想法,他们想支持二哥考研究生,但反复合计,反复的挫商,觉得乜振兴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最后,还是母亲做出决断:这个研究生不考了,实现了他一个人愿望,全家人晚年幸福都搭进去了,全家永无翻身之日。我们不能做让一人前途远大,一家人受苦受累、背半辈子债务。我们没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孩子已经供出大学,已经是最大成绩了。他参加工作才是全家人幸福,皆大欢喜。他上研究生我们全家遭罪。
乜振兴回到家倒在床上盖着被子。其实他没有睡觉,眼前一直浮现着父亲跪在他面前的身影。父亲一生软弱,在家里大小事情都由母亲决断,父亲只是一个执行者、劳作者。父亲口碑很好,从来没有与村里人红过脸,吵过架,总是让着别人。
乜振兴已经在学校承诺了导师嘱托,回来做父母的工作,要继续学习考研究生,用自己智慧和能力造福社会。这个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人才奇缺,硕士研究生对农村人来说是一个新名词。他要体现自己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