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多重打击

王珂再次进行学习,但出现一个问题,他吃的粉皮亮红色,自己做的是白色。大嫂告诉他:淀粉面水里少放一点酱油,蒸出来自然是亮红色。他做过实验果真如此。

再一次试验已经成功,王珂明白了粉皮制作过程和方式方法。这东西不但美味,在城市里几乎没有。

粉皮制作还受种植红薯有关。当时种植红薯面积并不是太大,只有秦岭南坡,丘陵地区有人种植。小寨村就是红薯专业村,但面积也不大。

粉皮吃着口感很弹,非常香酸,开胃解腻,风味独具。

王珂蒸做的粉皮,你争我抢吃完了。邻居家孩子看着要吃,大人要王珂再做一些,王珂说,我还有一点点面粉了,蒸完我明天就没有生活了。

邻居说:我一碗给你5毛钱,你再蒸一碗让孩子尝尝,孩子说你家蒸的东西没吃过,没见过。

当时一斤大米才一毛三分八,五毛钱要买三四斤大米。王珂把剩余红薯粉制作了粉皮。这孩子刚刚拿走,邻居家又要来买,一碗五毛钱,两碗就是一块钱,粉皮这么受欢迎吗?

王珂看到了商机。母亲房屋正好在道路旁边,这里还有一个农贸市场,清早那里人特别多。唯一缺点就是道路旁是城市排洪渠,四五米宽臭水沟有些熏人。他买了四张小桌。再准备一些碗筷,房间只能容纳四张小桌。用一块木板写上:珂娃粉皮,珂娃是他小名,街坊都知道。

售卖粉皮,哪里有这么多的钱?王珂去和李萍儿母亲商量。李萍儿母亲说:我这有一些钱,去把东西置办齐全,再收购一些红薯粉,你现在没了工作,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必须有一些收入。

王珂在汉山城区办起了第一个粉皮店。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吃的人很少。城里人说不出粉皮是好是坏,只有街坊邻居过来吃一碗,也算对王珂家的帮助。农村人嫌贵,五毛钱,要办许多事情。生意就这样慢慢做起来,虽然每天挣的钱不多,但管王珂一个人生活,还是足够的。大哥在农村串门入户帮收购红薯粉。

王珂感到可能味道没有调好,蒸的粉皮薄厚不均,有点像面皮一样厚。

王珂把大嫂请到城里来。大嫂看着摊点笑着说:你做的粉皮一是薄厚不匀;二是有的熟了有的还夹生,没有口感;三是你调料水和辣椒油没有弄好,一点都不香,这让客人怎么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大嫂用自己方法重新调制。按照自己方法,蒸的粉皮既薄又透亮,润润红红好看又有口感,非常美味。

大哥在农村收红薯淀粉,开始两毛三毛一斤,后来五毛六毛一斤。大概一斤红薯粉蒸六张粉皮,每碗一张。

生意开始好了起来。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