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如英的政审进行的很快,她身份简单,亲生父母更是几辈贫农,根红苗正,很快就通过了审核。
余老亲自打来电话,邀请她入职。
孔母高兴的连说祖宗保佑,想到女儿的真正祖宗是关家人,又欢喜的止不住泪,又痛快又解恨的说,“他们老关家瞧不上我家小英,偏我家小英最争气!”
“我家小英出息了,得让他老关家知道知道!”
孔母心里头憋了一口气,憋了几十年,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发泄口,她踉跄着跑出去往老家打电话。
电话打到村里,村长一听孔母找老关家的人,还诧异的看了眼电话筒。
确定孔母是找老关家,他叫了孙子去找人。
结果,关家老两口一听是孔母的电话,头都没露,说他们不认识孔母不接她电话,让她不要找他们。
孔母当时就傻眼了。
“他们为什么不接电话?是好事,我闺女进政府部门工作了,人家开着车到我们家千求万求小英去的!老关家祖坟冒青烟了,他们懂不懂?他们为什么不接?他们凭什么不接……”
说到最后,声音都带着哭腔。
那种委屈与愤懑找不到发泄口的无助与茫然,让她整个人控制不住的发抖。
村长惊讶不已,孔如英高中堪堪念完,居然能在大京城招进政府部门,确实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
可关家那两口子,只认孙子。
哪怕孙子这么多年也没回来过,他们还是亲孙子。
他们重男轻女,村里没人不知道,偏除了这一点,两口子其他事都没什么让人好说的。
村长叹了口气,安慰了孔母几句挂了电话。
孔母失魂落魄的回到家,嘴里还在喃喃,“他们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不接……”
“怎么了?”黎奶奶见她情绪不对,皱眉拦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