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八章中医药调理脑发育不全

脑发育不全

[病案]张某,女,9岁,于1981年4月前来就诊。患者自出生以来,智力发育明显迟缓,表现为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对外界刺激缺乏正常反应。患儿常年口角流涎,无法自主控制,且至今未能独立行走,肢体活动能力严重受限。语言发育方面,患儿完全丧失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发出有意义的音节或词语,无法与他人进行基本交流。此外,患儿在日常生活自理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大小便无法自主控制,需完全依赖他人照料。经详细检查与评估,临床诊断为脑发育不全。

[治则]补肾气,通经络为主。

[取穴]针刺颈椎两旁俞穴为主。先刺天柱穴,然后在颈椎旁开5分(双)往下连刺4~6针,直刺1分深,不留针,隔天1次,酌配肾俞、内关、人中、神门、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次可选2~3穴。以大椎、风池、哑门,每日轮用1穴,作乙酰胺注射液穴位封闭,每次2毫升,10次为1疗程,间隔5~7日再作第2疗程。按上法共治疗6个疗程,病情好转,智力较前明显好转,流涎消失,能简单发音,能识1~10个数,自己穿衣,独自走路,但步态不稳。

[评析]儿童脑发育不全,在中医学中归属于"五迟"范畴。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种发育迟缓的病症,其病因病机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有关。从中医理论来看,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脑发育不全与肾精亏虚密切相关。

在治疗上,采用针灸疗法可取得显着效果。具体选穴如下:首先取肾俞穴,该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肾脏的背俞穴。针刺肾俞可补肾益气、填精益髓,从根本上改善脑发育不全的病理基础。其次取人中穴,该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属督脉,具有醒神开窍、通调督脉的作用,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再次取足三里穴,该穴位于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是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气、调和气血、强筋健骨的功效,可改善患儿的整体机能。

此外,配合穴位封闭疗法,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于特定穴位,可促进脑组织及脊髓的代谢活动,增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维持良好的神经应激机能。这种综合疗法能够从多个层面改善患儿的症状,使原本难治的脑发育不全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治疗要及早开始,抓住脑发育的关键期;其次,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穴位和手法;再次,治疗要持之以恒,脑发育不全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最后,要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上述中医针灸结合穴位封闭的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发育不全患儿的症状,促进其智力和运动功能的发育,提高生活质量,为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