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评叹息一声:“冀之,其实本官并非贪图名位俸禄,只是官家英武令人心折,本官是真想为官家的事业出些力气啊。”
听了这话,吴希却是心中一动,这李评倒是很适合做一个位置——大宋版锦衣卫的指挥使。
且说那日他曾向官家夸下海口,说要为之整饬一个更为有效的监察机制出来。
的确是夸海口了,因为宋代的检查机制其实已经很完善了,在中央则有御史台,在地方则有诸监司。
小主,
御史台上劾宰执、下察百官,如果能够排除党争因素对这项机制运转的制约,那么至少在宋代的历史背景下它已经是足够完善的了。
至于地方的诸监司,经略安抚使主责地方军政、盗贼事,转运使主管民生钱粮,提点刑狱使主理地方刑狱案件,提举常平仓主营灾年救济、农田水利。
而四监司又分别对一路之内大小官员有着监督之权,至少在制度设计上来说已经比较完善了。
那么此时的监察体系究竟有何欠缺呢?
在吴希看来,主要问题发生在缺乏对监督权的监督。
缺少了对监督权的监管,是导致未来一段时期之内,台谏系统几乎沦为党争武器的重要原因。
同样,地方监司门由于常驻地方,几乎成为州以上的又一级地方政府,在对其履职情况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官官相护将是不可避免的困境。
而要强化对监督权的监督,至少在古代中国,则必须进一步延伸皇权。
就比如沈括这位两浙路察访使,便是典型的皇权延伸到两浙地区的情况。
而延伸皇权,除了察访使这种临时性的措置外,更方便的方式实际是搞一个像锦衣卫那样的机构。
然而,若是敢这般明目张胆地帮助官家扩张皇权,他吴希恐怕也就不用在朝堂混下去了。
毕竟此时须不是明清,士大夫们一个个仍以限制皇权为己任。
因此,此事恐怕还得从长计议。
正当吴希还在胡思乱想之际,欧阳发、欧阳棐兄弟终于各自整理好衣着、仪表,匆匆打开欧阳府中门,躬身来在台阶之下听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