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皇城文德殿前熙熙攘攘,站满了各色服饰的文武百官。
他们都在准备着参加每日惯常召开的常参朝会,而吴希也随正使曾孝宽、副使赵子畿,一同等在殿外准备向官家致辞。
常参朝会并不是所有官员都要参与的。
有职事的厘务官们,需要参加的是另外一种叫做“常起居”的朝会,一般在垂拱殿召开。
而不厘务只领俸禄的官员中,文官本官在太子中允、赞善大夫、洗马、中舍以上,而武臣在内殿崇班以上的,才必须每日来参与常朝。
此前吴希当然是没有参与过此种朝会的,一方面他算是个厘务官,而且品阶也远远达不到常参位阶。
之前吴希只参加过所谓的百官大起居。
大起居是在崇政殿进行的,在元丰官职推行之前的现在,仍是在京文武官都要参加的大型朝会。
别看它的规格虽大,实际上作用却小,毕竟大事通常不会在大会上决定。
因此,这百官大起居事实上渐渐沦为了一种礼节性的仪式。
出使颍州之前,吴希作为秘书省校书郎,参加过两次百官大起居。
不过毕竟他的品位摆在那里,秘书省校书郎在朝会上的班次,在百官大起居中十分靠后,也就比县令、县尉之类的高一些罢了。
因此他之前参加朝会,甚至崇政殿的殿门都进不去,更遑论见到官家本人了,也只能在大殿门前台阶之下拜几拜而已。
但今天不一样,他这次是正经的随团出使,所任职务乃是河东路察访使判官,而担任这个职务是需要来见官家陛辞的。
至于河东路察访使判官这个职务,则是官家为他量身打造的。
按照制度来说,制置使、安抚使、转运使之类的才会设置判官,毕竟他们名为出使,但事实上是要在地方上活动较长时间的。
而察访使大多不过半年就会回来,判官什么的本也是不需要的。
但这不是咱们吴希吴大才子受了官家钦点么?
于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两制侍从官们讨论之后,纷纷觉得临时设置一个察访判官,按团练判官给予待遇是比较合适的。
官家自然是应允了的,于是大宋第一位察访判官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