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当然,其它所有国家的战略讨论价值,都没有德国一个国家重要。
德国在短短二十多年间相继掀起两场世界大战,搅动全球风云,但都以失败告终。
抛却郑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单就作战战略来看,德国究竟败在哪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的作战方略为“施里芬计划”,二站时则为“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与“施里芬计划”几乎如出一辙,可以说“施里芬计划”绘制了德国两次世界大战的作战蓝图。
这两份作战方案一如德国人的性格,严谨、认真,犹如精细的工程图纸,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两次大战战略的失误都导致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沼,最终走向灭亡。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20岁时进入普鲁士军队服役,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后,施里芬作为骑兵团参谋参加了萨多瓦决战,在总参谋长老毛奇的卓越指挥下,兵力处于劣势的普鲁士军队速战速决,出人意料地赢得了战争。
在之后的普法战争中,他又因作战有功被授予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对老毛奇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佩服的五体投地,并在日后将这一战略思想发挥到登峰造极。
普法战争胜利后,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宫宣布德意志帝国建立。
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为欧洲第一工业工业国、仅次于丑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发展工业需要更多的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但当时的世界市场已被各列强瓜分完毕。
若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摆在德意志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战争。
1891年,施里芬出任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
也正是在这一年,感受到德国崛起威胁的东西邻国——法、俄开始寻求结盟,联手抵制德国。
1892年8月17日,法俄军事协定签订。
这意味着日后的德国将在战争中陷于被兵家视为噩梦的境地——两线作战。
施里芬开始着手制定战略计划以寻求破局。
在施里芬看来,德国扭转局势的方法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击败一方,对另一方暂取守势。
当打败一方后,在内线运动兵力再打败另一方。
德国当时的铁路密度欧洲第一,发达的铁路网络和雄厚的工业实力为这一战略计划做出坚实的保障。
施里芬计划”从实质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三个字——时间差。
开战之后,利用发达的铁路系统,德国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军事动员,而对手法国需要一周的时间,臃肿的毛熊则需要耗时一个月。
毛熊虽孱弱但国土广袤,这意味着对俄作战不能速胜。
施里芬遂将首战目标定为左邻法国——“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法国”。
施里芬计划以70个最精锐的师组成西线右翼,以迅烈之势经比利时攻入法国境内,他深受克劳塞维茨“法兰西王朝的心脏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这一训示熏陶。
以8个师的兵力组成西线左翼,战争开始之后即固守法德边界,同时以9个师的兵力在东线监视反应迟钝的毛熊。
届时,以70个精锐师组成的右翼将横扫法国沿海地区,直插法国腹地,将法军主力压缩在铁锤——右翼和铁砧——左翼之间围而歼之,在4-6周内打败法国。
之后德军将通过铁路由西线转移至东线,全力进攻毛熊。
1913年1月,身患重病的施里芬撒手人寰。
临终前,他强撑着病体对左右吩咐道“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
不料一语成谶。
在他去世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萨拉热窝的枪声就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1914年8月1日,德国宣布参战。
战争开始后,德军便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但这个计划却是“缩水版施里芬计划”。
此时的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志大才疏,远比不上其雄才果敢的伯父老毛奇。
在他看来,仅仅用9个师的兵力保护皇室霍亨索伦家族的“龙兴之地”、容克地主的老家东普鲁士,未免太过冒险,于是他将东线的兵力增加至13个师。
他还担心力薄的西线左翼难以守护经普法战争而得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又从西线右翼抽调部队去加强左翼。
经过这样一番缩水变动,西线右翼与左翼的兵力比例已从计划中的1:7降至1:3,右翼中只剩下52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
兵力得到了削弱,但计划目标却全然不变。
陶醉于速胜中的德皇威廉二世向士兵们吹嘘:“叶落之前你们就会返回家乡!”
1914年8月4日,陈列边界多年的德军发起进攻。
在战争的前期,德军的进攻展开的很顺利,十二天后攻克列日要塞,二十天后攻占布鲁塞尔。
德军怒涛般的进攻让法军接连败退,一路抵达马恩河畔,其兵锋直指巴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5公里外的巴黎变得岌岌可危,8天内有五十余万市民逃出巴黎,连法国政府也迁往波尔多。
但这也是德军距巴黎最近的时刻了,经过削弱的右翼没有余力形成后续的攻势,更为致命的是,计划中的铁锤在现实中却是势单力薄的孤军,此时的德军兵力已少于对手英法联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9月5日至10日,法德两军在马恩河流域展开会战。
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双方共投入150余万军队,法军伤亡14万人,德军伤亡20万人。
最终,兵力处于劣势的德军战败,这就是所谓“马恩河畔的奇迹”。
自此之后,德军无力再攻,西线战场陷入惨烈的堑壕战。
雪上加霜的是东线战斗的展开,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沼。
在各项资源都远逊于协约国的条件下,德国输掉了战争。
时间推移至1923年11月,希大爷在慕尼黑发起夺取德国政权的“啤酒馆暴动”,此后不到二十年时间,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此时的英法诸国仍在西线“静默战争”,但法军早已做好了准备。
一战时德军出人意料的战略行动让法兰西军官团的将军们至今心有余悸,他们推测德军一定会沿用上次大战的套路进行西线攻势。
于是绵延数百公里的马奇诺防线拔地而起,阻挡德军西线左翼的攻击,法军主力则转移至法国北部沿海地区,摆出一副愿者上钩的姿态。
若德军仍按“施里芬计划”故技重施,那么必会重蹈一战覆辙。
事实证明德意志军官们的确是这么干的,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参谋长哈德尔上将制定的对法攻击“黄色方案”和“施里芬计划”几乎如出一辙。
在西线右翼组建强大的B集团军,由比利时直击法国腹地,在左翼则组建兵力较弱的A集团军,以掩护B集团军的南部侧面。
但“元首”的成功总是来源于出人意料,这个一战的下士否定了“黄色方案”,采用了“曼施坦因计划”。
随着军事理论及技术装备的进步,装甲武器开始大规模的配备军队,这使得重型装备穿越复杂地貌有了可能。
曼施坦因将军在征求了“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将军的意见后,提出将主攻方向由B集团军转移至A集团军,但这就意味着德军需要穿越密林覆盖的阿登山地,而在当时,尚没有任何军队尝试过这么做。
同时,德军主力的南部侧翼将彻底暴露,这不啻为一场巨大的赌博。
实践证明,希大爷赌赢了。
英法联军完全没有料到德军主力会穿越崎岖难行的阿登山地,直扑法国腹地。
1940年5月10日德军由阿登山地发起攻势,仅仅42天后,法国宣告投降。
德国在二站时完成了一战时设立的西线战略目标,希大爷的目光很快就投向那“唾手可得”的东线。
1941年6月22日,德军依“巴巴罗萨计划”展开对苏攻势。
希大爷妄称:“你只需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腐败建筑便会坍塌下来。”
当然,事实证明红色苏维埃不是腐败建筑,而是新落成的钢筋水泥大厦,希大爷低估了毛熊,全世界都低估了毛熊,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将德军主力拖在东线动弹不得。
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在东西两线盟军的合围下,1945年5月8日,第三帝国走向灭亡。
再详细剖析一下,整个德国军队,尤其是海军还没准备好,希大爷就动手了。
原因:他没钱了!
希大爷的所谓经济奇迹是怎么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了,而是靠大举内外借债搞出来。
对外欠了华尔街、甚至包括伦敦一屁股的高利贷;
对内欠了德国大资本以及容克贵族一屁股的债,玩赤字财政玩的飞起来。
眼看就要还不起利息,而且维持不了国家机构了,必须打出去抢劫。
否则,不管是华尔街的武装讨债军还是国内的容克,都能分分钟让希大爷完蛋。
还有,敦刻尔克的时候德军已经连续作战多日,极度疲惫,装备损耗也很严重,而且三个装甲师已经把步兵抛下很远了。
敦刻尔克在海边,全在英国战列舰的射程内,步兵没上来,靠装甲部队往上冲,怕不怕15寸舰炮焦作人?
另外,他没有解决英国就去打毛熊,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首先,希大爷有没有可能军事解决英国?答案是完全没可能!
英国靠近法国的海岸线大部分区域都是悬崖,地形条件对于登陆作战非常不利。
考虑一下后来盟军在地形有利得多的法国海岸登陆时投入的人力物力,这绝不是1941年的德国有任何可能达到的。
相比起德国海军,英国海军实力并不差,海军劣势的一方进行跨海登陆作战,这就是找死。
另外德国空军在41年并没有像样的反舰能力,更没有夜间反舰能力。
小主,
至于前面说过的不列颠之战,就算假设一万遍,德国人也很难获胜。
首先,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太小,太少。
在轰炸英国的航程上,平均载弹量不到一吨。
数量才一千多,炸个毛呀?炸工业?44年丑国英国那样的打击力度,结果德国产量GC了,英国工业规模虽然不如德国,但是就靠一千多载弹不到一吨的货,炸工业就是笑话。